大赛简介:
 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是“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”主题赛事之一,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、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、国际宇航联合会、中国宇航学会、中国航天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,每年举办一次,大赛旨在为研究生打造一个全新创新平台,启迪创新思维,提高研究生飞行器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,促进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人才培养与科技进步
 组织单位:
 中国航天基金会
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
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
 国际宇航联合会
 中国宇航学会
 参赛对象:
 参赛对象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在读研究生、已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的本科生,以及研究生毕业一年以内的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在职人员。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,各参赛队每队最多不超过5人,允许跨单位组队
 比赛基本情况(以第五届为例)
 (一)赛制
 大赛分为初赛与决赛。初赛采用网上评审形式,决赛采用现 场答辩及实物演示的形式。
 (二)赛题
 1.主题
 开放创新 逐梦未来
 2.题目
 (1)航空飞行器及分系统设计
 (2)航天飞行器及分系统设计
 (3)临近空间及空天飞行器设计
 (4)跨介质及智能飞行器设计
 (5)面向未来飞行器的新材料、新结构、新动力设计
 (三)作品提交要求
 作品分为创意类和实物类作品。 每支报名团队必须在2019年5月31日前提交项目报告书,报告书包括方案创新点,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势,具体方案描述 等内容。 参赛作品通过大赛网站提交项目报告书。项目报告书为比赛最终评比材料。设计方案、数字模型、动画、视频、研究报告等可作为附件一并提交。如作品包含实物模型,在初赛时提供视频 材料,决赛时进行实物展示或飞行演示。 大赛不接受涉密作品和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作品参赛。
 (四)赛事组织
 技术指导:国务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 媒体/宣传支持:《中国研究生》杂志、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 系列活动官网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。
 技术支持: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福建省新型先进
 空天动力工程研究中心、控制与导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、福建省 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、厦门大学飞行器/发动机一体化技 术研究中心、厦门大学/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智能控制与智能计 算联合研究中心、厦门大学航空维修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
 大赛安排(以第五届为例):
 大赛分为初赛与决赛,初赛采用网上评审形式,决赛采用现场答辩及实物演示的形式。
 2019年3月,发布大赛预通知;
 2019年3月15日-4月30日,网上参赛报名,参赛团队须在4月30日前注册并完成名,参赛队所在单位需对本单位参赛队伍进行资格审核;
 2019年5月1日-5月31日,作品提交。参赛团队须在5月31日前完成作品提交。参赛队注册、报名、参赛队所在单位审核及参赛作品提交需通过大赛官方网站进行,网址为https://cpipc.chinadegrees.cn/。
 2019年6月1日至6月19日,大赛初赛。将组织专家进行网上评审;
 2019年6月20日至6月30日,公布大赛决赛入围名单;
 2019年7月19至21日,在厦门大学举行总决赛。
 奖项设置:
 本届大赛面向参赛作品设置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,面向组织单位和个人设立优秀组织奖、优秀指导教师奖及优秀工作者。
 奖金设置:特等奖50000元/项(可空缺),一等奖20000元/项,二等奖10000元/项,三等奖2000元/项。
 奖项数量:根据提交参赛作品的数量确定,约为初赛提交作品总量的20%~30%。